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特种炮科技知识(下) > 苏联BM-13型火箭

苏联BM-13型火箭炮(1 / 2)

好书推荐:志怪书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第一夫人晋末长剑偏要勉强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换巢鸾凤猫总会被蝴蝶吸引山海提灯文豪1978谁让他玩游戏王的!怎敌她软玉温香烈日与鱼仙工开物我!清理员!神农道君九章吉阵问长生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联BM-13型火箭炮

发展历史

苏联火箭武器发展经历了十分崎岖坎坷的历程。早在沙俄时代,就有大批具有开拓精神的科学家和航空工作者在航空和火箭领域做过许多先驱性的尝试,但因政治环境影响,他们的工作受到种种限制和阻碍,直到十月革命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

当时,杰出的火箭学家尼古拉。依万诺维奇。迪秋米洛夫在苏联政府的支持下,与其他科学家一起组成了气体力学研究小组。这是苏联火箭研究和开发事业真正的开端。

1920年,科学家V.A.阿尔特米耶夫完成了固体燃料火箭的设计、组装和试射,但遗憾的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内有叛乱,外有干涉的严峻形势,火箭事业再次陷入停顿。

直到1925年,迪秋米洛夫开发组才又集中力量开始研究以固体燃料为动力的火箭弹课题。经过3年奋斗,开发组终于完成了供炮兵使用的以无烟火药为动力、射程1300米的火箭炮。

1930年4月,迪秋米洛夫不幸逝世,刚刚起步的苏联火箭工业又遭沉重打击。群龙无首的GDI研究所差点解放,幸得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的庇护,研发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1933年末,RS-82型82毫米火箭弹和RS-132型130毫米火箭弹研制成功。两种火箭弹既可车载发射,又可机载,射程可达5公里以上。

1938年,苏联以战斗机作为机载平台,成功的进行了世界首次空对空,空对地火箭弹攻击实验。1939年5月9日,在蒙古边境的哈拉哈河战役中,苏军把使用延时引信的火箭弹投入了空战。

根据参战的苏联王牌战斗机飞行员波罗杰伊金在战后所著的《战斗机》一书记载,在他参加的85次战斗中,共使用火箭弹击落了10架日军轰炸机。

1938年10月,火箭炮车载实验正式开始,以吉斯--6载重卡车为平台,实验车的弹架结构非常有特色,共有24条发射轨,上下两排交错排列,每排12条,看上去活像两排篱笆。

更有意思的是,发射轨的指向竟与车头方向垂直,且只能做高低调整。也就是说,开火的时候,必须将车身与目标保持90度角,方向调整只能通过车辆转向来实现。

通过这次不太成熟却有革命性意义的实验,苏联终于在1939年4月制造出16管132毫米、弹架能进行180度旋转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BM-13-16型样车。

这种新兵器以“喀秋莎”的绰号于1939年9月开始秘密装备部队。6辆配属陆军,另5辆配属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岸防部队试用。

喀秋莎的诸多优点在试用过程中得到肯定,但好事多磨,它的卓越性能反而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1940年,当时的中央炮兵局局长库利克元帅对喀秋莎发难,原因居然是担心火箭炮的使用会淘汰原有的火炮品种!他对喀秋莎的生产工作制造了重重障碍。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直到1941年4月才式为“喀秋莎”定下军用编号BM-13-16。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日,莫斯科科布雷萨工厂接到指示立即开始BM-13-16的大批量生产。首批7辆BM-13-16发射车和3000发RS-132火箭弹配属莫斯科军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群穿柯南,我保送黑方追风者:山花烂漫笑春风我拿阳寿玩恶魔游戏,一发入魂!林正英,你管盘古叫僵尸?帝:山河少年行重生年代:娇美人大嫂拒绝营业后长春宫小分队穿越如懿传重生天龙截胡段誉虚竹的机缘无悔仙途路人的修仙生存法则全服第一弓箭手甄嬛重生与华妃携手杀遍后宫四合院之刚穿越过来就要撵我走荒野大镖客之灭鼠新方法皇后的贴身侍卫花若盛开黑神话,不通关就灭世?我来助你瞎眼神医,开局遇到圣女报恩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