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相声入门学习指南 > 第七章 相声名家简介

第七章 相声名家简介(1 / 7)

好书推荐:文豪1978志怪书日落大道带枪出巡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清理员!私藏玫瑰假惺惺怀娇绕床弄青梅和男主同归于尽后烈日与鱼天倾之后仙工开物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云鬓楚腰九章吉龙藏小玲建军

《相声入门学习指南》转载请注明来源: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

师承关系

相声行业在新中国成立前比较注重师承关系,如果没有通过拜师,业内不承认他是相声同行。另外,旧式相声行业中还注重所谓的辈分,这一点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被淡化,但并未完全消弭。已故的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老先生对辈分之争的做法非常反感,认为这不利于青年后辈的发展。这里为便于梳理相声发展的脉络,暂用师承关系的方法来介绍一下相声名家。

第一代:张三禄。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原是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据推测他的艺术生涯始于道光年间。张三禄既变戏法又使口技,穿插着也使“贯口”,说笑话。他比朱绍文年龄大40来岁,朱二三十岁时,张已六七十岁。他是北京东城和西城艺人的头目。朱绍文主要唱“太平歌词”,然后再说段笑话,逗个哏,有些是从张那里学来的。朱称张为老师。张三禄乃相声始创艺人之一,其后相声派分为三大派,一为朱派,二为阿派,三为沈派。

第二代:朱绍文、阿彦涛、沈春和。朱绍文艺名“穷不怕”,小张三禄40多岁;阿彦涛又名“阿刺二”,为朱绍文代拉师弟,《江湖丛谈》上有诗赞:“江湖阿二旧知名,矮凳高棚说相声,最好一场虚子论,挣钱只赖捧旗兵。”此外,同辈艺人中尚有“马麻子”“孙丑子”“韩麻子”“粉子颜”“处妙高”等人。

第三代:朱绍文的弟子中有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范有缘;阿彦涛的弟子中有恩绪、春长龙、高闻奎、沈竹善;沈春和的弟子中有魏昆治、王有道、李长春、高闻元、裕二福。

从第四代起,相声从业人员开始增多,相声艺术也开始在神州的沃土上开枝散叶。

新中国成立前的名家简介

现在为广大听众、观众所熟知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中,有不少人跨越了新旧两个社会,这其中不少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成名成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焕发出“艺术第二春”的,有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名家。为表述方便起见,我们将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名家列在此节中,而将马三立等人列在第三节中。

一、朱绍文(1829—1903)

中国第一位相声艺人朱绍文,艺名“穷不怕”,祖籍浙江绍兴,住在北京。他幼年学唱京剧丑角,后改习架子花脸。朱绍文学识渊博,因看清朝吏治腐败,决心不再投考科举,靠教戏、编戏、唱戏生活。他擅长编写武戏,创作有《能仁寺》《八大拿》等剧目。

清同治初年,由于连年“国丧”,朝廷下禁令戏园里不准彩扮登台,不准鸣响乐器,致使许多戏曲艺人被迫改行。朱绍文也失业沦为街头艺人,改行到北京的各大庙会和天桥等处,给观众讲解字意儿说笑话。他随身带的道具很简单,只有一把笤帚、两块竹板和一口袋白沙石的细粉面。竹板上刻有“满腹文章穷不怕,五车史书落地贫”两行字,这就是他艺名的由来。

朱绍文每次演出之前,先画个大圆圈当场地,接着就以地面当纸,用白粉沙在地上撒字,他常常勾出丈二大的“福”“寿”“虎”双钩字,还独出心裁地边撒字边唱《太平歌词》,以吸引观众。后来,他收了徒弟“贫有本”“穷有根”等,常常带着一两个徒弟共同表演一个笑话,这样又逐渐地创造了对口相声和三人相声。

“穷不怕”自编自唱的曲目有:《千字文》《睡梦长》《过新年》《十八黑》《保镖》《黄鹤楼》《五行八卦》等。他以相声为武器,对清王朝的统治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他创作的《三近视》等节目,一直流传到今天。

二、焦德海(1878—1935)

北京人。幼年曾学唱竹板书,15岁时改学相声,拜徐有禄为师。起初,在天桥“撂地”,后曾到青云阁茶社等处献艺。他以“说”“学”见长,台风稳健,表情细腻,口齿清晰,趣味隽永,属于冷面滑稽。活路宽,见识广,根底深。为“相声八德”之一。

他善于改旧创新,加工整理了许多传统段子,代表作有《五人义》《假行家》《吃饺子》(《四子科考》)、《对对子》《老老年》《财迷回家》《歪讲“三字经”》《开粥厂》《洋药方》等。焦德海的相声俗不伤雅,没有粗蠢刺耳难听的言语。同样的言语,别人说来没什么稀奇,也并不滑稽,可是只要经过他的嘴一说,由于声调的感应,表情的逼真,虽是不稀奇的话,却也变成了生动的语言,令人捧腹大笑。他与李德林搭档演出数年,相互切磋,艺术上各有千秋,并肩蜚声曲坛。后又与刘德智搭档,观众戏称之为“焦溜”。他们用自嘲、装憨的手法表演《坟头子》,把知错不改、自以为是、坚持谬误、文过饰非的人模拟得入木三分,讽刺得无地自容。他表演的《老老年》,开头就说:“乾隆年,乾隆年,遍地都是银子钱。乾隆年,笑呵呵,一个制钱俩饽饽。”反映了八旗子弟对所谓太平盛世的眷恋情绪。其实,当时国势日危,生活贫困。追恋往昔与现实情况对比鲜明,蕴含着深沉的讽刺意味。

焦德海还经常走堂会,扩大了相声市场。自清末至抗战前,在京、津一带享有盛誉,被列为民国天桥八大怪之一。

三、刘德智(?—1952)

一作刘德治,北京人。他早年即在御膳房当差,为人机警。后作为卢德俊带拉培养的师弟,学说相声。年轻时与焦德海合作在北京天桥等处“撂地”说相声,并曾在观音寺青云阁献艺,当时有很多喜庆堂会也请他俩演出。20世纪30年代初还为百代公司灌制过相声唱片,是当时活跃于京津一带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

20世纪40年代他曾在天桥说单口相声,生活贫困;后参加北京启明茶社相声大会的演出,演过相声《掏沟》《女招待》等,并串演过小戏《马思远》。

刘德智爱好文学,喜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他创作的相声《批三国》,从关公屯土山降曹起,批讲关公在曹营生活,得知刘备下落后,挂印封金,保着两位皇嫂,过五关,斩六将,直“批”到古城会为止,独具一格。他还创作了一篇相声,说一厨房学徒读《红楼梦》入迷,不好好学手艺。师傅问他:“你净看《红楼梦》,你还想干不想干了?”徒弟说:“自从林黛玉一死我就不想干了。”所表痴态惹得听众大笑。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参加了北京举办的戏曲界讲习班学习。1950年年初,他参与创建北京相声改进小组,被选为改进小组副组长,积极投身于相声改革工作,并说单口相声。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指战员演出相声。归国后,随抗美援朝后方宣传队赴西藏演出过。

四、常连安(1899—1966)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医香满城尽风华群穿柯南,我保送黑方海贼:烧烧残日狱衣,米霍克傻眼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花若盛开离婚倒计时,帝国上将夜夜叼我回巢全服第一弓箭手【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这个警官从不加班东方神话集无悔仙途全民海岛求生:我能听到万物心声四合院之刚穿越过来就要撵我走重生天龙截胡段誉虚竹的机缘官方说,游戏要降临了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重生之我从天龙活到现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