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九天小说网】地址:jiutian1.cc
第十二节苏联级战列舰
简介
苏联级战列舰。是苏联于二战前夕设计制造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级别的战列舰。该级别是当时斯大林时期设计的战舰。该级别的设计计划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提出,但从来没有服役过。最初计划建造该级别15艘战列舰,并计划于1947年完工,使之并成为苏联海军主要的攻击力量。但设计进度缓慢以及对于纳粹德国的过分信任导致了苏联不得不从新考虑这个过为乐观的计划。它的取消使得苏联成为二战后众多军事强国中少数没拥有过自行建造的战列舰的国家。
建造背景
1929——1933年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后,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了令人震惊的飞速发展。而当时的西方国家却正饱受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的折磨,国际形势日趋尖锐复杂。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的签订、日本挑起的“九一八”事变和希特勒在德国掌权等一系列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了斯大林。嗅觉敏锐的斯大林认为法西斯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英法等老牌强国完全可能联合起来,对刚刚恢复过来的苏联再次进行干涉侵略,为摇摇欲坠的本国经济寻求出路。而苏联海军却显然无法与任何一个潜在的对手抗衡。
1936年5月27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下属的海军部提交了一个重建海军的庞大方案,请求为海军建造8艘35000吨406毫米主炮А型战列舰和18艘26000吨重巡洋舰。在后来的数年内计划几经修订,А型战列舰最终发展为苏联时代唯一一型开工建造的23型“苏联”级战列舰。
虽然苏联的重工业和造船业在头两个五年计划内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然不可能独立完成如此宏伟的计划。苏联像沙俄时代一样,先后向德国、美国和意大利寻求帮助,试图在国外技术力量的援助下建造几艘战列舰。但苏联人的要求首先遭到美国的拒绝,美国人只是随便应付一下俄国人。为此斯大林曾经在一封给美国大使的信中抱怨到,“我不明白为什么贵国就是不愿意帮助我们建造战列舰。我们很乐意以六千万至一亿美元的造价首先在贵国订购一艘406主炮战列舰,同时非常希望在首舰完成后,由贵国工程技术人员来苏联帮助我们再建造一艘姊妹舰”。
但这里,意识形态上的争斗压倒了金钱利益:由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和德国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美国根本不愿意和苏联讨论任何大于驱逐舰的水面舰艇。苏芬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总统宣布对苏联进行全面禁运和封锁。几个访问美国的苏联海军高级代表团无果而终,只得悻悻地无功而返。而德国和意大利的船厂正忙于自己的生意,无暇他顾,只有意大利安沙尔多公司于1936年7月14日应约完成了UP—41型战列舰设计。
全长252米,宽35.5米,正常吃水9.4米,标准排水量42674吨、满载排水量46200吨,垂线长236米,武器为3座三联406毫米/L50炮塔和4座三联180毫米/L60副炮塔,12座双联100毫米高射炮和12座四联45毫米机关炮。侧装甲厚370毫米,倾角6度,上部装甲带厚150毫米,主炮塔面板400海米、基座350毫米,司令塔370毫米。8座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132389千瓦,航速32节。
安沙尔多公司当时正在建造维内托级战列舰的2号舰——“利托里奥”号。UP—41型实际上就是“维托里奥·维内托”级的改进型。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苏意海军的全面合作中断,但仍有部分意大利造船技术人员一直在苏联船厂工作到1941年6月份。
苏联自己当然没有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外国。1935年12月,造船部下属的第一中央特别舰艇设计局的В·П·卡萨科夫和В·Л·贝琴斯基向上级提交了6个战列舰初步设计方案。
让人感兴趣的是除3号方案外,其余各设计均使用了四联装炮塔。苏联对四联装炮塔的偏好可以追溯到1915——1917年间各大船厂的计划舰方案,那时俄国工程师们就在四联装炮塔的机械结构设计上花费了不少心血。
技术委员会认为12门406毫米炮要优于9门456毫米主炮方案,原因是炮管数量的增加可以获得更密集的齐射散布,同时单位时间的弹药投射量也比9门更大口径的主炮多。不久战列舰预研工作从海军移交给苏联部长会议下属的造船部执行,造船部很清楚自己实际的工业水平,他们将А型战列舰改称维23型,技术要求则降低到如下指标:
标准排水量55000吨,9门406毫米主炮和32门130毫米平高炮,24门37毫米机关炮和24挺12.7毫米机枪;侧装甲450毫米,上部装甲带200毫米,水平装甲总厚200毫米,航速36节,续航力15000海里/15节。
没过多久,设计指标又因故进行了大幅度调整。1936年8月,苏联成功的与英国达成了双边海军协定。苏联政府表示愿意遵守1936年3月的《第二次伦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关于战列舰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超过406毫米的限定。不过苏联人却巧妙的钻了条约的空子:几大海军强国中,只有太平洋上的日本未批准《第二次伦敦条约》。因此苏联认为,自己完全有理由为太平洋舰队建造406主炮的超条约型战列舰,以对抗日本可能发展的超级战列舰。
1936年8月3日,红海军司令奥尔洛夫提出了未来战列舰的技术要求,41500吨,9门406主炮、12门152和100毫米副炮、40门37毫米机关炮;侧装甲380毫米、上部装甲带250毫米、水平装甲50+135毫米,航速30节,续航力6000——8000海里,另有2具弹射器和4架水上飞机。这次苏联海军不准备另起炉灶,决定以UP—41型为基干进行扩大初步设计。第一中央特别舰艇设计局和波罗的海厂第四设计局奉命接手工作。当年12月,双方各自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经过初步论证,苏联海军选择了第四设计局的方案,同时要求将水平装甲加强为30+50+180毫米,允许排水量适度增加到46000——47000吨。由于大清洗的缘故,如此重要的战列舰计划的总设计师居然是位年仅32岁的秋利金。但是不久,第四设计局设计师们就碰上了排水量超标的严重问题,即使略微降低水平防护,标准排水量还是不可避免地要达到48415吨。
1937年7月14日,战列舰计划交给斯大林审批。秋利金和他的同志们已经准备好接受死刑判决了,但情况却完全出乎意料。其实早在四五月份,海军司令奥尔洛夫和造船工业部部长穆克列维奇就已经商定,将战列舰排水量放大为55000吨以满足其在防护性能上的要求。斯大林对此表示满意,还进一步将战列舰排水量放大到57000吨。
1938年2月,23型设计定型,最后脱颖而出的是III号У型:58420吨标准排水量,武备同第四设计局原方案,侧装甲320毫米、水平装甲25+140+60毫米,普列赛水下防御系统,最大宽度7.5米,主机功率147835千瓦,最大航速28.5节。
1938年2月28日,海军副人民委员伊萨科夫向国防会议提交了请求建造23型的报告。经过讨论,国防人们委员会同意了海军的请求,并决定在1938年7月15日开工建造首舰。23型在设计中先后制造了一百多个模型以求获得最优的舰体线形,后来还在赛瓦斯托波尔建造了КМ——1和КМ——1号1:10大比例动力模型进行航行试验。但试验结果给设计师泼了一头冷水:推进效率比设计值低了10%左右,最大航速不得不就此于1938年11月调低到27.5节。好在后来中央特种舰艇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开发出了更高效率的螺旋桨,预计可以将最大航速提升至28节。船厂还建造了23型的全尺寸舰体不完全木质模型,供设计师修改总体布置用。整个1938年,仅23型试验就花去了两千七百万卢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战列舰与巡洋舰传奇》转载请注明来源: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