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第一时间更新《刀锋上的行走》最新章节。
耶路撒冷的两个奇人
完成在加利利的雕塑,我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在出发之前,我就已经留出了两三天的时间给耶路撒冷。
这是我第二次到耶路撒冷,在此之前的一个周末,“石在加利利”组委会组织我们来过一次,这儿的名胜古迹也已经草草地走了一遍。
阿拉伯“孟尝君”家里
我在耶路撒冷住的旅馆,距离耶路撒冷古城不远。那一天是犹太教的安息日,太阳明晃晃的,路上静悄悄的,大晌午的,路上没有一辆公共汽车,近似于一个空城。从宾馆古老的木门向外望出去,很久才能看到一个或一群身着中世纪传统服装的正统犹太教徒。推开木门,眼前更亮了,太阳很足,街道中间的电车轨道晃成两条白线。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根本没人在乎我们这样的“老外”是来旅游购物的。原本找好了路线,有一班从耶路撒冷到红海的长途车经过死海,死海是我的一个重要目的地。因为公交车放大假,这项计划也泡汤了,一个人无聊盘腿坐在大马路中间,等待下一个过来的“老外”给我照相。
住下来的时候,已经接近晚上,我选择的是可以混住的房间,就是传说中的青年旅馆,省钱自然是青年旅馆最大的魅力,结朋识友,互联网络,也会为你的旅程提供很多的帮助。青年旅馆是穷驴友的天堂,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住了,喜欢和这样的驴友在一起,他们穷的是口袋,富的是脑袋。记得第一次住青年旅馆的时候是旅游旺季,房屋紧缺,在得到没有单间的答复之后,我略有失望,那时候,我还不习惯和不认识的人同居一室。但夜色已晚,也只能将就了。店老板问我,我的室友有一个是女的,介意吗?我惊呆了,忙问:她介意吗?
没想到这是“驴界”规矩,四海皆兄弟,五湖皆姊妹,那一次我的室友是一对瑞士的男女朋友,一个是医疗工作者,做假肢的,一个是教音乐的老师。在之后住过的青年旅馆里,我还碰到公司的白领,甚至海军陆战队的退伍军人。
这一次遇到的室友,更有传奇色彩,他50多岁,是一个避难者。据他说,他是在枪林弹雨下逃到耶路撒冷的,一直住在这个小旅馆,昼伏夜出。
见面的时候,他才刚刚起来,而我已经完成了从加利利到特拉维夫再到耶路撒冷的旅途。奇人很热情地和我讲他的故事。我听得一知半解,他就带我在耶路撒冷的城里逛,讲解每个建筑的来龙去脉,这样的经历我以前也有过一次,热心的导游在讲解之后礼貌地索要他的小费,这一次,我也做好了给小费的准备,这可能是他主要的收入吧。
果不其然,他向我提出了一个要求,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他索要的不是钱财,而是要求我在他的小摄像机前唱一支歌,或者跳一段舞,并把视频传到一个网站。在那个网站,他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人物,有不少粉丝。整个晚上,他都在网上忙忙碌碌,我早晨起床的时候,他下班了。我们在楼梯上相遇,他趿拉着一双劣质拖鞋,胡子拉碴,眼里布满血丝,一脸疲惫,但掩饰不住兴奋。拖鞋摩擦着地板,一楼到二楼,左拐直行……
他做什么,为何来这里,家人怎样,对我来说是一个谜。
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天,我遇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姑娘,她和她的男朋友兵分两路,分别骑车、坐车,时分时合,从东南亚到南亚再到中东,从死海的另一端到了耶路撒冷。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她邀请我去了他们的住处。
耶路撒冷分犹太区和阿拉伯区,泾渭分明,她住在阿拉伯区,这是一栋四五层的楼房,很多房间甚至没有窗户,楼房的顶层还露着钢筋。房子的主人是个戴头巾的阿拉伯人,给我的印象很像是阿拉法特,戴着一副镜片厚厚的眼镜。最初碰到他的时候,是在耶路撒冷老城的外面发呆,问他“干啥哪”,回答“看人”。
耶路撒冷安息日
哭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九天小说网】地址:jiutian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