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世界油王
几内亚湾沿海的多哥、达荷美、尼日利亚,从南到北延伸1~200千米范围内的地势低平,炎热多雨,植物生长繁茂,到处都有茂密的油棕林。
油棕
油棕,又叫油棕搁,是棕榈科常绿乔木,高4~10米,果实含油量很高,人们就叫它油棕。它形状有点儿像椰子,又叫它“油椰子”。棕榈科油棕属的一个种,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特高,故有“世界油王”之称。
每株油棕树长有10个左右的大果实,每个重约20公斤,鲜果肉和果仁含油量达46%~55%。改良后的新品种油棕,果大肉厚,核小壳薄,亩产油265公斤,含油量相当于花生的5倍,椰子的6倍,葵花籽的7倍,菜籽的10倍,大豆的12倍,棉籽的24倍。人们公认它为一种高产木本油料作物,被誉为“世界油王”。
植株高大,属单子叶植物。根为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三生根和四生根组成,后两者为主要吸收根。茎直立,不分枝,圆柱状,茎粗30~40厘米,老树高达10米以上。叶片呈螺旋状着生于茎顶。肉穗花序,雌雄同株异序,少量出现雌雄混合花序。雌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小穗着生6~40朵雌花,呈螺旋状排列于小穗上,受精后约6个月果穗成熟。每穗有果1000~1500个,穗重10~15公斤,最重可达50公斤以上。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和核仁组成。成熟的中果皮又称果肉,鲜果肉含油率50%左右,棕油即由果肉榨取。内果皮又称核壳,由坚硬致密的石细胞组成。核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质,鲜核仁含油率约50%,棕仁油即从核仁榨取。油棕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结果,6~7龄进入旺产期,经济寿命20~25年,自然寿命长达100年以上。在高温多雨的东南亚地区,全年开花结实,每公顷产油4~6吨。
喜高温、湿润、强光照和土壤肥沃的环境,但在季节性干旱地区也有较大的适应性。温度是制约油棕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温度24~27℃,年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匀,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年平均温度23℃以上,月均温22~23℃的月份有7~8个月,年雨量1500毫米以上,干旱期连续3~4个月的地区能正常开花结果,但出现季节性产果。年平均温度低于22℃,并有短期霜害的地区,果实发育不良,产量极低,不宜栽培。深厚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适于种植油棕。
油棕的栽培技术,在生产上用加热处理法催芽效果最佳。可在38~40℃的发酵坑、暖房、恒温箱或人工气候室处理8~90天催芽。种子萌芽后即移植于过渡苗圃,长到5~6片叶再移入装有肥土的塑料袋,培育12~14个月,选叶片羽裂早、开叉大、叶面积大、裂片多的壮苗定植。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135~180株,植距8×8米或7×8米,正方形或三角形种植。三角形种植,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单位面积产量较高。雨季初期定植为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