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面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凭着赫赫战功,江南铁血抗日军直接将聚龙山区连着长河以南地区抓在了手里。
只是这帮兵,无论抗日游击队还是从南京退下来的亦或者地方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勉强管住自己的兵还凑合,但要论起地方管理工作,那真是能愁秃了他们的脑袋。
田蓝和陈立恒关起房门讨论了半天,最后总算达成一致意见生产队模式不行。
为啥因为以生产队为基础单位的人民公社制度在和平年代才能蓬勃发展。可现在是个什么状况,隔着一条河,日本鬼子就在虎视眈眈,你怎么搞建设。
嗯,你以为外挂有那么好开嚒。
六十年代田蓝能把二十一世纪的先进农业带去使用,那是因为全国都在搞“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全民都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劳动中去,大的生产队都有自己的农业技术员,积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工作。
眼下,甭提了,手太小,老天爷赏金饭碗都捧不住。
陈立恒有些焦灼“那你说怎么办”
经过半年多的斗争,他们现在已经建立聚龙山、应县、宁远县、丹江等十块小型根据地,拥有群众四十余万人。
这些人是受到江南人民子弟兵抗日的感召,主动依附到铁血抗击军旗下,希望获得安宁的生活,并且能够抗击日本侵略者。
可军威这玩意儿,就好比虎皮,能唬得了一时,可唬不住长远。要是不能将大家聚拢到一处,好好搞生产建设,好好搞战斗,那来得快走得更快。
田蓝摸鼻子,咬咬牙,下定了决心“咱们就按照军垦农场的标准来吧。”
没别的原因,一个是军垦农场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的作风适用于目前危机四伏却又必须得抓紧生产的情况。另一个就是她跟陈立恒其实都没在真正的农村地区长期生活工作过,他们最熟悉的还是军垦农场。
既然抗日军暂时占据农村,短期内不会再进攻城市,那么,眼下搞生产建设兵团有戏。
陈立恒琢磨了半天,终于艰难地点头答应“那就这么办吧。”
唉,实不相瞒,他宁可再干几千个日本鬼子,也不想管这么多老百姓。打仗这事吧,上战场就得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可管这么多人,这人家要是过不好,那可怎么办。
他瞅了眼已经在初步草拟章程的田蓝,有点儿酸溜溜“我怎么看你还挺轻松的啊。”
听听,她嘴里都哼起了“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陈立恒心情复杂,声音就不免带出了情绪“我看你还挺轻松的啊。”
田蓝头都不抬,声音轻快“干回了我的老本行,我当然轻松。哎呀,我跟你说江南自古就是粮仓,鱼米之乡。你别看又是山又是水的,五山一水四分田,现成的良田好像不多。你要真发展起来了,就是日本鬼子封锁的再严密,咱们也不会饿死。”
陈立恒哭笑不得“合着你打仗就是为了种地”
“那当然。”田蓝满脸理所当然,“我的油莎豆还没种植成功呢。再说了,你想想看,要是现在咱们就把毛叶山桐子跟其他油本作物都种下去。等到抗日胜利,咱们就有好多油可以用了。到时候再发展工业,全国老百姓裤腰带也可以不用再勒的那么紧了。起码肚里有油水啊。”
陈立恒眨巴两下眼睛,心里琢磨一番,迟疑地开口“我听你的口气,似乎还挺遗憾没早穿来两年啊。”
田蓝深吸一口气,放下笔,正色道“穿过来之前和刚穿来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最起码,九一八事变不说干翻了关东军,日本鬼子的确厉害,很可能根本干不翻;但起码的,不流干最后一滴血绝不拱手让出河山。但是来的时间长了,我才发现万事皆有因。他们都把军队当成自己的私人禁脔,与其说是军人不如说是军奴。这种情况下,新旧军阀都剥削人民供养军队,军队为他们打仗而不是为人民。那还怎么打抗不抗日成了军阀讲不讲良心,这不荒谬吗上阵杀敌的是谁是真正浴血奋战的将士。”
陈立恒一边看她写的“妇女会、青抗会”之类,一边说话“对,防止军队私人化,再变成他们的私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