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归梦之画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
第一章
皇都往南,隔三山六水,有一城,名扶陵,扶陵城往南又有一村,名白溪。白溪村自是因水而得名,白溪边上杨柳成片生长,每到春夏时节,柳条垂于水面上,溪水便成了一条翠绿绸缎,熠熠生光。
那白溪村原本是一个少年的家。
话本子里常喜欢讲些与神仙鬼怪有关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跟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同,不需要有迹可循,亦不需什么道理缘由,看时听时,却叫人格外入迷,罢了长舒一口气,如同自己曾走进故事里,大梦初醒。
“哎,这画师怎么说起书了。”
“我也不知道,嘿,你别说,还挺有意思,说的那就是神笔马良的故事。”
“哦?左右无事,我也去听听。”
无归堂是皇城里开张不久的一个卖画的铺子,铺子里有个小画师,十六七岁的模样,平日寡言少语,有生意做生意,没生意就吃吃酒喝喝茶,日子过的跟个老头似的。
少年姓周,名一涯字,生的挺拔端正,有修竹青荷之姿。
他作画有个规矩,就是不画人,其余飞禽走兽,山林花草,但凡你能说出来的,没有他画不出的。可他的画在那些胡子捶地画了半辈子的老画师看来,技法不熟,意境不到,唯有一个优势,便是真。如画一只老虎,活生生的,光看着就让人脊背发凉,似真有一头猛虎立在跟前,下一秒便要张开血盆大口朝前扑来。
来无归堂的,附庸风雅的公子哥居多,这些公子哥们肚子里的轶闻趣事也颇多。今日,少年便听见有人说起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也不作画了,搬了一张凳子,捧一把瓜子坐在人堆里,边听边笑,听到一半,竟打断那人道:“这个故事我知道,你说的不好,让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如何?”
被打断的人也不生气,瞧着这个淸俊的少年,大笑开来,扬声道:“好,那便由你来说一说,这个神笔马良的故事,看你所讲能比我精彩几分?”
少年周涯转身走到人前,拿起桌上的镇纸,往下一拍,便像模像样地开讲了。
诸位都知扶陵城往南有一村,名白溪,这少年马良,就出生在白溪村上。
小村不大,约有千户,家家耕田织布为生。村上有个眉眼极清秀的少年,姓马名良,常穿着一身青灰色布衣,见人便一笑,眉眼间是藏不住的灵气。可村上人都知道,这是个命苦的孩子,两年前父母双亡,只给他留下一间旧土屋,和一屋子破旧的书。
当年,马良不过十二岁,一日自山上归来,望见家门口多了两具尸体,街坊四邻围作一团,面上皆悲痛欲泣,人群中传出一个沙哑的声音,道:“马兄弟两口子是多好的人呐,怎的就死的这样惨!”。当时小小的少年突然双脚如灌了铅,一步也走不动了。他跌跌撞撞扒开人群,瞧着双亲的尸体,只觉得天塌地陷,悲痛欲绝。
有人说,他们是在城里做生意回来的路上,碰上一队黑衣人刺杀一个王爷,杀人的人不长眼,便把路过的百姓都一刀摸了脖子。
什么叫天灾人祸,就是你不作孽不害人也无人害你,可你一头撞进别人的孽债了,死的比作孽的人还惨。
这样的仇,叫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如何去报。
马良安葬了双亲,在坟前跪了三天三夜,磕了一百多个响头,接着又背起家门口的担子,孤零零的上山砍柴了。
在邻里看来,马良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也皮的很。其父生前是村上唯一的秀才,长的挺拔清秀,可惜没有当官的命。仕途不顺,于是回老家娶了一个贤惠的媳妇儿,在村上安顿下来,平常就以教书谋生,收的钱也不多,教出来的孩子,顶顶也就是个秀才的命。他自然也教马良读书,虽说对自己儿子没抱什么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希望,但总觉得人活这一遭,还是多读书的好。马良生性顽皮,却偏偏看得进去那些旧书古训,看得津津有味,身上又偏偏没有那种读书人的酸腐之气。
马良自十岁起,又发展了一嗜好,便是画画。时常在砍柴的间隙,以树枝为笔,土地为纸,天上飞过一只鸟,地上跑过一匹马,草丛闪过一只蚱蜢,都要画那么一画,虽从未正式的学过什么章法技巧,久而久之,也能把神韵描摹个十之八九,村上人人都道,马良是个天才,他的父亲却每每摇头叹息,说小儿无聊作乐,登不得大雅之堂。
所以马良一直不甚喜欢他老子,骨子里认为,自己将来必定不会同他老子一样庸庸碌碌当个只能在家啃旧书古籍的穷酸秀才。于是趁着到城里卖柴,见识了许多民间画师,偷学着他们的技巧,回家后在油灯下琢磨,慢慢的也有些领悟。
而如今,父母双亡,马良在墓碑前磕头的时候,就想,若他们能活过来,他便再不出去砍柴学画,整日陪在他们身边,该有多好。
原本是年少气盛的少年,一夕之间没了精气与神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瞻南北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九天小说网jiutian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